自 16 世纪问世以来,怀表一直是威望的象征,也是衣着考究的绅士的必备配饰。 怀表的发展充满了许多挑战、技术进步和对准确性的渴望。 特别是怀表的机芯,由于各种计时装置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转变。 从早期调节时间精度的尝试到更复杂机芯的开发,怀表的历史对计时装置的进步有很多意义。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 16 世纪至 20 世纪怀表机芯的演变。 我们将通过 17 世纪边缘擒纵机构的引入、19 世纪瑞士杠杆擒纵机构的引入,以及随着天文台表的发展对极端精度的追求,探索早期对精度的尝试。
1. 第一批怀表机芯于 16 世纪推出,由铁和黄铜制成。
怀表机芯的演变是一项令人着迷的研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 在此期间,第一批怀表机芯问世,主要由铁和黄铜制成。 这些早期的怀表机芯非常基础,不包括我们在现代怀表中看到的一些复杂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表师改进了他们的工艺,并对怀表机芯的设计进行了新的改进。 例如,在 17 世纪和 18 世纪,平衡轮的加入使怀表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确。 这种演变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制表师引入了杠杆式擒纵机构等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精度。 怀表机芯随时间的演变证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技术进步。
2. 17世纪,怀表开始配备摆轮和游丝,提高了精确度。
怀表机芯从 16 世纪到 20 世纪的演变可以通过几项关键发展来追溯,这些发展改变了这些时计的精度和机械结构。 其中一项发展发生在 17 世纪,当时怀表开始配备摆轮和游丝。 与早期模型相比,这代表了准确性的显着提高。 在此开发之前,怀表依赖于边缘擒纵系统,其精度有限。 摆轮和游丝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计时并提高便携性,使怀表成为专业人士和个人更重要的工具。 这些组件的引入进一步为怀表的微型机械结构铺平了道路,并为复杂的机芯奠定了基础,这种机芯将持续发展到 20 世纪。
3. 18世纪出现了圆筒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精度。
从 16 世纪到 20 世纪,怀表机芯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提高了准确性和功能性。 18 世纪被证明是这一演变的关键时期,因为圆筒擒纵机构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计时精度。 圆筒擒纵机构是一种使用圆筒形滚轮代替传统杠杆式擒纵机构的擒纵机构。 它通过减少手表机械部件的摩擦和磨损,使怀表能够长时间保持准确的时间。 圆筒式擒纵机构是现代怀表机芯发展的关键一步,使制表师能够生产出更精确、更可靠的时计,从而更广泛地为大众所使用。
4. 19世纪,杠杆式擒纵机构问世,至今仍在现代怀表中使用。
19世纪随着杠杆式擒纵机构的引入,标志着怀表机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擒纵机构至今仍在现代怀表中使用。 在此之前,边缘和圆锥形机芯等较旧的设计被广泛使用。 杠杆式擒纵机构由托马斯·马奇 (Thomas Mudge) 于 1755 年开发,并经过多年的改进,直至成为制表业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标准。 这种新设计减少了摩擦并提高了时计的准确性。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一个擒纵叉,它与擒纵轮啮合,而擒纵轮又控制摆轮。 即使在20世纪石英机芯问世后,许多怀表爱好者仍然因其历史和传统价值而珍视经典的杠杆式擒纵机构。
5. 19世纪还出现了瑞士锚式擒纵机构,并被广泛采用。
怀表机芯在19世纪开始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瑞士锚式擒纵机构的推出,并得到广泛采用。 这一进步对于钟表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它为创造更精确的时计铺平了道路。 在此之前,人们都知道怀表会损失大量时间,因此人们需要更准确的手表。 瑞士锚式擒纵机构是对当时大多数怀表所使用的圆筒擒纵机构的重大改进,并很快成为行业标准。 150 多年后的今天,锚式擒纵机构仍在使用,是制表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6. 19世纪末,宝石机芯问世,采用合成宝石来减少摩擦,提高精准度。
19 世纪末,随着宝石机芯的推出,怀表机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宝石机芯是对早期怀表机芯的重大转变,因为它使用合成宝石代替金属轴承。 这些珠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摩擦并提高怀表的准确性。 怀表机芯中合成宝石的使用改变了游戏规则,显着提高了怀表技术。 这项创新也为现代手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现代手表至今仍使用合成宝石来减少机芯的摩擦。 这款宝石机芯标志着怀表机芯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其遗产在现代制表业中得以延续。
7. 20 世纪初,石英机芯问世,彻底改变了计时技术。
20世纪初,石英机芯的出现标志着怀表机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项创新是由于石英晶体压电特性的发现而成为可能——这意味着石英晶体在受到机械压力时会产生电力。 通过利用这一特性,与以前的机械机芯相比,石英机芯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时间测量方法。 此外,石英机芯的生产成本也更便宜,因此使怀表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石英机芯的采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怀表中,而且在其他计时设备中彻底改变了计时领域。
8. 继石英机芯之后,又推出了自动机芯,它利用佩戴者手腕的运动来为手表上链。
怀表机芯从 16 世纪到 20 世纪的演变是一段迷人的旅程,展示了多项工程奇迹。 20 世纪中叶,石英机芯以其卓越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彻底改变了钟表行业。 这项发明之后,自动机芯问世,满足了消费者对更方便、低维护需求的需求。 自动机芯利用佩戴者手腕的运动为腕表上链,无需日常上链。 这一创新使得腕表无需电池或弹簧驱动的手动上弦机构即可运行,同时确保动力的永久存在。 得益于自动机芯,腕表成为一种更加实用和功能齐全的装置,最终占领了市场,并使怀表成为收藏品。
总之,怀表机芯的演变是一段跨越几个世纪的迷人旅程。 从最早的边缘擒纵机芯到20世纪复杂精密的天文台机芯,怀表经历了重大变革和技术进步。 纵观历史,怀表一直是风格、地位和实用的象征,它的演变是人类聪明才智和创新的证明。 尽管技术已经用现代设备取代了怀表,但它们仍然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藏家和爱好者所着迷的对象。